“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这是中华民族穿越千年的朴素理想,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功、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采取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粤川共建,太阳集团官网初心实践团深入广东省对口援建地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冷碛镇瓦斯营盘村,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

7月14日,实践队员来到瓦斯营盘村与驻村第一书记吴北海及驻村干部进行交流,在他们的交流中,实践队员了解到瓦斯营盘村全村共108户,于2017年实现整村脱贫。
自脱贫攻坚实施起,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扶贫干部、村干部及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瓦斯营盘村逐步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村里修起了房子,解决了基本的住房问题;同时推动村民就业问题;着力解决村民温饱问题,使其不愁吃、不愁穿。对于已脱贫人口,坚持“扶上马、送一程”原则,做到脱贫不脱政策,对边缘户和监测户,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聚焦产业、就业、培训、帮扶、服务等重点,强化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及时救助。现今,瓦斯营盘村村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过上了稳定的生活。
“从共产党成立到今天,我们的先辈们奋斗了百年,我们才得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战我们打了五年,千余名扶贫干部一直奋斗在脱贫攻坚的一线。如今,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上,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我相信也是一场硬仗。”吴书记告诉实践队队员,村里现在的经济作物主要为核桃、花椒、羊肚菌。但由于种植面积受限、劳动人口不足以及配送条件差等原因,如何拓宽当地经济作物的销售渠道成为我们最迫切的需求。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吴书记已经有了初步想法,他想结合瓦斯营盘村当地的农业、文化等方面的优势,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富农”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样,我们必须找到最好的、最适合瓦斯营盘村的一条路,然后全村人民凝成一股绳,一起向这条路努力。‘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乡村振兴的道路虽然有许多挑战,但是我们会一直坚持,步履不停,直到打完这一仗。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没有任何困难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前进的脚步!”吴书记如是说道。

实践团队结合村委会“农旅结合”的发展需求和团队优势,制作了系列主题宣传片,展示当地独特的自然和人文风光以及利用当地农作物制作的美食,助力提高当地旅游知名度和探寻当地乡村新产业发展模式,打造出属于瓦斯营盘村的“农旅结合”发展道路。
为使调研更加充分,同时了解使用新媒体渠道解决农产品销售瓶颈的可行性,实践队前往泸定县、康定市农贸市场围绕“农产品销售渠道”开展走访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农户采用实体销售的方式售卖自家农产品,同时,大多数农户考虑利用网络渠道解决销售问题,但是苦于没有技术支持,而不得不放弃线上销售的方式。同时问卷也得出了许多农户自家农产品产量较低,不足以支撑向外输出售卖的销售方式。
面对问卷中体现的问题,后续初心实践团将利用团队优势,帮助搭建宣传融媒体矩阵,对当地农产品进行宣传,为其寻找销售新渠道,并将提炼的成果交予当地乡村振兴负责单位,为乡村振兴注入青年力量。

立潮头之上,方见大河奔涌;于高山之巅,更觉长风浩荡。躬身实践,方见国家富强之步履。从文化知识到亲身实践,初心实践团深入基层,了解乡村振兴之路,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做到知信行统一、学思用贯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采取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贡献广东青年学生力量。(编辑/李燕妮 审核/刘思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