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就业特刊
#有话职说# 第8期
管培生是个怎样的职业呢?
本期,小编有幸采访到
中公教育--管培生赵雨鑫师兄
走,跟小编一起走进管培生的生活

赵雨鑫,20届suncitygroup太阳新城交通运输专业毕业生,现居陕西西安。
是一名中公教育管培生,目前还处于轮岗期,就是在市场部轮岗,主要工作是对中公品牌的线下曝光以及对公考想法的社会考生进行宣讲工作和知识普及。
【关于工作:不亢不卑,保持谦逊】
选择这份工作考虑的第一个点是平台,中公在整个行业内也算具有非常扎实基础的企业,站得高看得远。另外,公司的前景也是非常不错,只要公务员、事业单位不停止招聘,我们就永远有市场,而且占有率也会愈来愈大。最后,最为管培生,工作能力提升非常快,薪水也还是非常可观的。、
对于职场新人要想快速的融入公司,首先第一点,不要太害羞内向。刚入公司的我们肯定还是一张白纸,若不主动与人交流,进步则非常慢且很难融入到新的工作环境里。工作后,就不像在校园里,有老师的亲切的关心及问候,职场上的很多感受都需自己调节适应。
其次,积极表现自己,掌握分寸。适当的表现自己可以让同事们快速的认识自己,也能让领导知道我们在某些方面是有能力的。在工作中适当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在没有彻底了解工作内容前,可以提,但不要总提。说过一次领导则能接收到你的想法,没有给你回复就说明你的这个意见还有不成熟的地方,总提不合适。
上学的时候肯定是最轻松最舒服的,毕业后工作肯定会累一些,现在在实习的小伙伴们应该都深有体会吧。人际关系变化挺大的,毕竟一直接触的都是同龄人,但现在踏入职场,接触的基本上都是比我们年长的一群人,保持谦逊是必须的。工作后,心态上会有很多变化,旁人会给职业正能量或负能量,都需要我们自己辨别消化,找准自己的目标最重要。
【关于考公:脚踏实地,破釜沉舟】
只有脚踏实地,方能脱颖而出。
作为一名已毕业的过来人,经历层层HR的严格筛选,深刻的感受到简历真实性的重要性和珍贵。想要找份满意工作的师弟师妹们,建议简历一定要真实。有经验的人力可以一眼就看出简历是否参杂水分,尤其是龙头企业,宁缺忽滥。当简历上都是自己曾经真实拥有,真实做过,在面试的时候实话实说,就不容易怯场、自信的面试是我们都渴望的场景。
很多人咨询我会问,考公务员难不难?不简单,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难在你是否有破釜沉舟的精神。
首先,脚踏实地,充分备考。对于第一次考试的考生来说,很多都是对自己过于自信,在考试前一两个月才开始准备,没有前期收集资料的过程,对公考认识几乎为零,这样想上岸的几率太低了。
其次,破釜沉舟,久久为功。有很多边工作边考试的学员,想着没考上还能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但后期上岸的确实很少。也有很多直接在家休养备考的学员,同样在家里长久待着,复习效率低下,把公考当做自己偷懒的正当理由。这都不是我们该有的样子。想要上岸,必须持之以恒的复习,公考的题目种类变化莫测,考得不仅是知识掌握,还有解题能力,长久的练习才能真的又快又准。
最后,多多参加各类模考,各种大型小型考试。将考试的流程、环节摸清楚,顺便知道自己现在的准备情况。不断考试,不要气馁,逐渐找到自己的最佳状态。
【航院考公的建议】
对于航院来说的话,国考里面的岗位会多很多,而且国考也是面向应届生进行招聘的绝大多数都是为应届生准备的。我们对口的更多是类似于民航局等一些列与航空相关的岗位。 当然交运有自己的特殊性,除了民航局以外, 还有一些与交通相关的岗位都是可以报考的。
省考的话,我们限制会大一点,岗位相比于其他专业少了很多,一旦失去应届生身份的话,再去考,就基本上只能报考不限专业不限应届不限户籍这类三不限的岗位。交运的话还有一些税务啊,铁路啊,等等的岗位可以考。
关于准备,说实话,收集资料,像时政热点这类东西,就算是自考学员也可以不用自己来收集,很多机构都会定期来发送归纳总结好的,而且也都是免费。如果说想要亲力亲为的话,每天的新闻联播、新闻30分这类官方的媒体网站来获取会比较好一点。如果下定决心,就拼尽全力!
【经验分享以及寄语】
对于刚刚进来学校的学弟学妹们的话,学习当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察点。想找一个大公司的职位,绩点是一个很重要的考察点。同时,社团活动、公益活动等一些这种可以增加阅历丰富简历的活动都要积极参加,不要自己的简历上只有学习成绩,这样有那么一点点尴尬。
对于大二大三的师弟师妹们来说的话,早早确定好自己的目标。是考研还是工作或者考公。早早确定好,提前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我自己的学员很多在这个时间段一片茫然就想着先把日子混归去再说。确定好了然后为之做好充分的准备。
大四的学弟学妹们,明确自己的目标,已经选好了自己的道路就努力为之奋斗吧!
【小编有话说】
01考研是出路,公考也是出路,相同点就是都要提前备考,我们不像有些985可以考选调生,也不像很多热门专业岗位多,所以我们一旦决定备考那就越早越好,大三开始也并不觉得早。
02应届生的身份一定一定一定要抓住,今年公考、事业单位这些个编制内的工作,有70%多的岗位是提供给应届生的,11.25日教育部的文件里也说21年应届生的招录比率还要提升,非应届的路会越来越窄。
03破釜沉舟的决心,很对考生即向往编制内的良好工作环境,又舍不得现在的生活,往往两者皆失,认定公考了,就放手一搏吧。就当再读了一年高三,就算是跟着机构来系统的走,如果自己没动力,再好的班次再好的师资都没有办法。
(编辑/李燕妮 审核/刘思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