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citygroup太阳新城
百年航空史与新的空天观
时间:2012-03-20 13:21 admin 阅读量:

百年航空史与新的空天观

空天观,是指对空天的总的和根本的认识,是空天文化的核心。它反映了一定时期人们对空天问题高度抽象的理性认识,对人类空天领域的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并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空天观的基础是航空观,我国虽然有着与西方大体同步的航空发展史,但却始终没有在全社会形成普遍关心航空、群力发展航空的氛围,迄今都没有在全社会树立起航空观,这固然是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失收,也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

百年航空史未能树起民族航空观

莱特的“飞行者1号”引来了西方航空事业的大发展,而冯如的“冯如1号”却没有在东方带来同样的局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重视专业培养和航空实业发展,长期忽视了航空思想的宣扬和社会航空意识的培育。回溯中国百年航空史,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迄今没有在社会树立起民族航空观。

——全社会缺乏对航空价值观的普遍共识

在冯如之后,中国出现了发展空军的呼声和主张。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提出了航空救国思想,认识到,“飞机将是未来战争决胜的武器”,在创建黄埔军校时的训示中写道:“自航空机参加战斗序列后,在国际主权之划分言之,往昔所争之领土、领水,今有领空之划分,造地球成形以来之异象,就其效力言之,已打破兵舰、潜艇、战车等之偏枯性能,极控制三界之能事。故欲因应现代国防之需要,非扩充空军力量不为功。”20世纪30年代,在意大利的杜黑、美国的米切尔等人创立“制空权”理论后,杨杰等军事家也出版著述,系统介绍、阐释了“制空权”理论。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空军以弱抗强,取得了一些重要战斗胜利,涌现了高志航、刘粹刚、李桂丹、乐以琴等一批令人敬仰的空战英雄,初步形成了忠贞爱国、敢打敢拼、勇于牺牲的作风传统。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党的领导人更是高度重视维护国家领空安全,确立了“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的战略思想。人民空军在保卫国家空中安全的斗争中,不畏强敌、敢打敢拼,形成了听党指挥、忠于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作风传统。但总的看,中国并没有形成以航空价值为核心的民族航空观,并以此来凝聚航空人的意志和追求。对制空权的认识,仅限于极少数精英人士,并没有成为普遍共识。孙中山的航空救国思想和杨杰等人的中国版“制空权”理论,提出后没有产生社会反响。

——没有形成发展航空的社会氛围

飞机诞生后,西方迅速形成了飞行热,经久不衰,飞机研制、飞行探险、飞行表演开展得如火如荼。1909年7月25日,法国人布雷里奥驾驶他新近设计的布雷里奥Ⅵ型飞机首次成功飞越英吉利海峡。随后,1919年6月,英国人第一次不着陆飞越大西洋,1926年5月初,美国海军中校伯德第一个成功飞越北极,1928年,伯德第一个从飞越南极。30年代,西方国家频繁进行飞机竞赛,飞机速度、高度和距离纪录,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打破。这些活动的发动者,大都不是政府,而是航空工业部门和各种社会组织,甚至民间人士。如飞越英吉利海峡,就是英国《每日邮报》为了鼓励航空的发展,悬赏1000英镑奖金组织的。飞越大西洋,也是该报悬赏组织的,奖金提高到了1万英镑。而在中国始终没有出现这种氛围和局面,全社会没有形成普遍关心航空、群力发展航空的共识,忽视空军、忽视航空的观点和认识仍然有很大的市场。。

——对军事航空力量的作用认识不到位

由于民族精英和国家领袖的航空思想没能在全社会得到广泛传播和普遍贯彻,尽管中国航空事业在初期出现过一个快速发展的局面,但是无论是军事航空还是民间航空,发展水平与同期的西方国家都远远不能相比。加上中国空军从来没有参加过一场战役层次以上的空战的现实,使人们对军事航空力量作用的认识甚至不及民航。抗战爆发时,日本的陆、海军航空兵可用于作战的飞机为2300多架,而中国空军能够参战的全部飞机仅有223架飞机。中国空军从来没有参加过一场战役以上层次的空战,从来没有对一场战争产生有决定性的影响。当欧洲和太平洋战场上,动辄出现数百架飞机参加的大规模空战和“千机大轰炸”,而中国战场上双方一次出动飞机最多上百架。当欧洲和太平洋战场上,双方空军进行的防空作战、支援地面军队作战、战略轰炸和航空母舰作战,对战争进程和结局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中国空军在战场上仅仅发挥了有限的辅助作用。这些战争事实,几乎让中国的社会民众忽视了空军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忽视空军。

确立新的空天观是空天时代的需要

随着人类开发利用太空步伐的加快,空天已经成为必将继续成为人类文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空天权益对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地位作用更加凸显,确立新空天观,已是适应空天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

——唤醒全民族空天意识的需要

在世界文明发展的浪潮中,向空天进军是一个新的制高点。谁占领了这一制高点,谁就拥有了主动。而能否掌握主动,抢占空天时代的制高点,则是由一个国家国民空天意识的强弱以及对空天认知程度的高低所决定的。

确立新的空天观,对于进一步唤起全社会对建设空天强国伟大事业的关注和支持,推进应用航空航天和开发利用空天资源的现代意识十分必要。能让社会广大公众深入了解中国空天文化的发展历史,弘扬老一辈航空人和现代航天人不畏艰险、传播友谊、团结统一的伟大民族精神,增强公众的空天意识,吸引更多的人积极从事航空航天职业。对当代航空航天人而言,能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职业自豪感和使命感;对航空工业部门而言,有助于强化他们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适应现代航空航天和建设空天强国的需要。冯如当年研制出飞机,与莱特兄弟相比仅晚6年,而水平甚至有所超越。如果说,当年我国的航空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只是数年的话,今天,这种差距不是更小了,而是更大了。在世界航空航天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依然艰巨,我国航空依然任重而道远。

——促进国家利益拓展的需要

新时期的空天强国不再是完全以武力为代表的军事强国,而是以技术、经济、国防等综合国力为代表的空天开发使用强国。先进的空天意识和观念是各种空天国力要素中的基本因子,它包含着一定时期社会公众对空天地位的认识程度和对空天的需求等,这些因素往往决定着国家发展的基本方向和空天战略决策意图,反映了国家对空天的决策水平及管理与维护空天权益的能力诉求。确立新的空天观,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关系中的政治追求及国家的空天形象,增加我在国际空天事务中的政治砝码。使我们进一步认清空天对推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加对空天力量建设和开发空天重要性的认识。有助于提升对空天国家利益内涵的再认识、再定位,建立完善国家的空天法律法规,并根据空天环境的变化,调整国家空天发展战略。 从今后10年~20年来看,我们将面临一个难得的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因此 ,我们更应该从国家全面利益实现这个高度来树立新的空天观,认真地经略空天。

——塑造空天文化的需要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空天文化是在一系列的空天实践中孕育诞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拥有一个什么样的空天观,他们对空天有一个什么样的认识定位、价值取向和标准体系,直接决定着这个国家民族空天文化建设的高度和特色。空天观是空天文化内涵的核心,打造空天文化,关键在作为,根本在实践。新的空天观的确立,需要一个向社会大众广泛宣传过程,这本身就是空天文化的一个宣传和普及教育的过程,能够让受众更多地了解我国空天发展历程,接受空天文化的熏陶和空天知识的教育,最终能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空天的价值。从而激发全社会对空天的关注,支持并积极投身空天活动实践,有利于促进国家空天建设水平的提高。

——建设现代化战略空军的需要

当前,我空军建设发展正处在新的起点上,进入战略转型的关键期、建设改革的攻坚期和新一轮快速发展的机遇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身为空军人,我们深刻认识到,空军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全民的关注和支持,有赖于整个社会航空基础的厚重强健。在已经到来的空天时代,需要我们积极传播建设空天大国、空军强国的思想,引导社会深刻认识空军的发展对国家发展的的价值,通过对国家天空进行深入的考量,深入思考空军建设与国家安全的关系,有利于历史地、客观地确立空军的战略军种地位,拓展空军的传统职能,使空军更好地履行新时期新阶段的战略使命任务。当空天价值观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时,在某种程度上,能奠定了一个航空大国的民众基础,潜移默化地培养着普通百姓对空军的认知和关切,提升民众对空军的信任和期待值。

确立新的空天观已经具备现实条件

21世纪是空天世纪,世界军事科技蓬勃发展、信息技术与空天交汇,空天领域日益成为新的战略制高点和科技前沿,确立新的空天观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且,随着我们航空航天实业不断发展,航空理论、空战学术和各类航空航天技术的创新,以及世界强国的空天力量在战争中的实践运用,都为我们要在一个航空观缺失的社会,确立新的空天观提供了现实基础。

——航空航天实业发展取得非凡业绩

1949年以前的40年,中国的军用和民用航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基础上艰难起步,曲折发展,建立了国家空军力量,抗日战争中对日军进行了顽强斗争,取得了击落日机529架、炸毁277架、击伤炸伤200多架的战绩。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跃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我们建起了一支能够有效保卫国家领空的强大的人民空军,发展了位居世界第二的民航业,建起了能够自主研制第三代作战飞机的独立的航空工业体系。中国航天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研制发展道路,从近程地地导弹、中近程导弹实验成功,到洲际导弹划破长空,从成功地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到“常娥探月”、“神州”太空遨游,中国航天科技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之一。航空航天实业的发展,为我们确立新的空天观作了坚实的物质铺垫。

——社会民众对航空发展的需求增加

航空是大工业的产物。表面上看,它依赖于大工业所提供的科学技术、加工工艺和管理方法而出现,但技术发展只是赋予它能量。它的价值,却是源于大工业社会中国家人类交往普遍化所生成的航空需求。在社会民用方面,航空的价值源于人类交往普遍化。进入20世纪,工业经济、市场经济在全球推进,生产生活节奏加速,由此产生出扩大交往范围和提高交往速度的强烈需求。能够跨越地表障碍、远距离快速运动的飞机,把世界各地、各国、各民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快了全球市场化的进程。据国际民航组织统计,2000年,全世界乘飞机的人数达16.56亿人次,比1946年的1800万人次增长了90倍!世界不同地区的人们,被航空相连接,在同一时间步调一致地生产和生活,极大地推进了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国航空工业发展中心预测,未来20年中国飞机需求3365架,市场价值2200亿美元,而且还将带动10倍于此价值的配套产业发展,以及未来20年的科技进步。航空还是一种有效的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力量,在治安监控、边海防巡查、消防、救治和救援等广域性、应急性强的社会管理和保障领域,可起到非常显著的作用。在美国,500架急救直升机几十年来挽救了300多万人的生命。正是国家防务事业和经济发展高速增进中蕴藏着的这种巨大航空发展需求,为空天价值观的形成和普遍认知成为可能,将对空天文化的发展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较强的航空社会基础

航空社会化主要包括:滑翔机飞行、滑翔伞运动、自制飞行器和虚拟网络空间的模拟飞行活动。我国民间航空活动的发展已经具备一定规模,滑翔机运动诞生于上世纪30年代。50年代末期,国内各省已经拥有80多个航空俱乐部。70年代中期之后,航空运动学校恢复了24所左右。这24所航空运动学校后来还为空军输送了近万名飞行人员。1981年滑翔运动被国家体委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在沈阳举办了第一届比赛。滑翔伞运动出现于80年代末期,90年代中期开始在民间篷勃发展,目前国内已经有50多家滑翔伞俱乐部。自制飞行器活动在进入21世纪后萌芽,2004年2月14日,甘肃人白仲金,飞起了自己亲手制作的第一架飞机。2006年,浙江小伙子徐斌真正造成第一架飞机。安徽的韩国庆花了20年时间设计出了一架喷气式飞机,2006年以个人名义参加了珠海航展。民间航空运动表面上是一种运动形式的兴起,实质上,是一个国家良好航空氛围和浓厚航空文化的本质体现。就像爱好物品收藏一样,航空爱好者在对一些原始的、简单的航空器进行制造、操纵的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是直接亲自触摸天空的喜悦与狂热的激情,这与乘坐飞机飞上蓝天的感觉完全不同,说到底是一种对航空文化的不懈追求。

——世界空中力量的战争理论与实践

随着现代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各种航空兵器的作战性能和远程打击性能空前提高,空中战场向空天战场演进,并逐渐被空天战场替代。未来战争也必将由空天战场的突然袭击开始,空天作战行动将贯穿战争的全过程、各阶段,空天战场既是各种控权争夺与控制的主要空间,又是各种火力投放和实施远距离机动的主要空间,成为战场的主导,决定着战争的结局。近十多年年来,代号为“沙漠风暴”、“精选力量”、“沙漠之狐”、“联盟力量”、“持久自由”等战争,均首先从空中开始,空袭与反空袭作战贯穿战争始终,中远程空袭成为主导方式。美国军事当局和战略智库关于未来战争的一系列构想,都强烈地表现出以空天袭击为主导的意向。这些战争实践和空天作战理论,为我们确立新的空天观提供了借鉴的依据。

新的空天观具有新的内涵

21世纪是空天时代,确立新空天观核心就是要确立“安全系于空天、利益存于空天、发展盛于空天”的空天价值观念,这是适应空天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题中之意。

——安全系于空天

军事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永恒主题。从人类安全发展的历史看,威胁的主要方向和方式,总是随着人类认识和驾驭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而逐步变化的。在20世纪,无航空即无领空,无空防即无国防;在21世纪,无空天之防,既无领空,又无国防。

随着空天技术与军事力量的日益融合,特别是无人机技术、临近空间飞行器技术、航天技术的发展和投入使用,空天力量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传统意义上的空中作战和防空作战的面貌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空天力量一体、空天战场一体已经成为现实和基本趋势,空天战场将成为战争主导,空中威胁将演进为空天威胁,并上升为国防安全的主要威胁。国家空天安全的实质就是通过开展和运用一系列与国家战略利益相关的航空航天空间活动,在确保本国领空绝对不受侵犯的同时,积极发展航天事业,和平开发太空,保护我航天资产安全,保证我享有利用太空的合法权益。加速发展空天力量,消除或减弱装备技术“代差”,遏止空天力量失衡,支撑大国战略平衡。同时,参与和推动制定空天交往规则,促进国际空天安全合作,构建和谐空天。

——利益存于空天

空天国家利益是指一个国家在空天上所追求的主权和利益。反映这个国家内全体国民和各种利益集团的需求与兴趣。面对持续发展的新时代,地球人口急剧膨胀和陆地资源迅速短缺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世界各国都自然而然地将目光投向空天,空天是国家利益的重要领域,已成为现代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拓展空间。

随着21世纪斗争焦点向空天转移,空天安全战略地位空前提高,空天成为一个国家的前哨和门户,空天威胁成为国家面临的主要威胁,空天领域战略竞争愈演愈烈,国家利益拓展对空天的需求更高。空天力量是否强大,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强弱的重要标志,将决定和影响国家安全。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凭借空天或通过空天能使一个民族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空天利益在国家总体利益中的份额加重,直接影响国家主权利益和生存发展空间。

——发展盛于空天

在信息主导和空天制胜的21世纪,国家的发展将沿着两个主要方向向外拓展,一个是通过空天向“远”拓展,另一个是沿着空天向“高”拓展。这其中,向“高”拓展是无限的。

面对空天世纪, 人们在天空的较量变得“诡异”和“玄妙”,未来国家的威胁来自空天,未来发展的希望也来自空天。空天高不可测,空间无限、用途无限、价值无限。尤其是空天具有覆盖陆地和空天的自然优势,它对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和促进国家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航空航天已经成为影响世界格局、全球经济和日常生活越来越重要的力量,空天对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引起了人类社会的巨大革命,成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金凤路6号
联系电话:0756-3622832
招飞专线:0756-3622637
邮政编码:519088

Copyright © suncitygroup太阳新城(集团)官方网站-首页欢迎您 粤ICP备1601300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