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拒付欧盟空中“买路钱” 实施“双禁”反制
2012-02-07 来源:新京报
欧盟强征“买路钱”正步步逼近。近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向各航空公司发出指令,未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禁止中国境内各运输航空公司参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
2008年11月,欧盟议会和欧盟委员会通过新法案,将国际航空业纳入到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TS)之中,全球2000多家航空公司将被强制纳入ETS。2012年1月1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正式实施后,又进一步规定,对拒不执行的航空公司将施以超出规定部分每吨100欧元的罚款以及欧盟境内禁飞的制裁措施。
对此,中国民用航空局近日向各航空公司发出指令,未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禁止中国境内各运输航空公司参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禁止各运输航空公司以此为由提高运价或增加收费项目。民航局相关负责人昨天表示,欧盟单方面立法将进出欧盟国际航班的温室气体排放纳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违反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国际民航组织的相关原则和规定。中方希望欧方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航空可持续发展和中欧关系大局出发,正视中方关切,本着务实和建设性态度,加强沟通和协调,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妥善解决办法。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副秘书长柴海波表示,这是中国官方首次正式出台抵制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政策,中国各家航空公司将严格执行政府指令,同时中航协与中国航企保留通过法律途径起诉欧盟的权利。至于是否会出台进一步的抵制措施,柴海波表示,这要看欧盟方面对各国抵制是否有所退让。
中航协及四航企拟起诉
目前,中国经营欧洲航线的有国航、东航、南航、海航四家航空公司,国航是国内目前拥有欧盟市场份额最大的航空公司。
中航协秘书长魏振中表示,欧盟的这一违法减排措施,将为航空公司增加额外的、对减少航空排放没有帮助的成本,减少航空公司用于降低碳排放量新技术的资金,这是航空公司所无法接受的。此外,这也不是直接的减排手段,没有对节能减排产生直接的效果,对于真正促进全球的节能减排没有任何积极的意义,它只是强加给航空公司的财政负担。
此前,美国、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等国强烈反对欧盟在航空领域强征“碳排放税”的做法,指责欧盟实际上是在设置贸易壁垒。
据悉,中航协已协同国航、东航、南航、海航四家航企代表准备起诉欧盟相关的国家。中航协与欧盟进行过多次谈判,中航协秘书长魏振中此前还呼吁中国政府出台相应政策和反制措施,比如在中国境内同样对欧盟航班征收碳税等。